納蘭靖軒 發表於 2009-6-4 00:02:42

八王議政:議政王大臣會議

轉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4122701878

八王議政:議政王大臣會議

議政王大臣會議為清初最高的權力機構,是根據宗室王、貝勒等共議國政的制度而建立。其制源于努爾哈赤晚期特設的五大臣議政佐理國事制度,但由於當時努爾哈赤擁有絕對權威,故五大臣對國政只是“協理”而已。天命七年(1622年)後,由五大臣議政佐理國事轉為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度,但仍是努爾哈赤強權的補充,共議權力十分有限。

努爾哈赤鑒於先後立褚英與代善為儲的失敗,在晚年對未來汗位繼承者的權力進行了限制,同時突出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努爾哈赤賦予議政王大臣會議于其死後的權力集中表現在:廢立汗的權力,即汗若“不納諫,不遵道,可更擇有德者立之”;八和碩貝勒享有“全都集合商議處理國事”的決策權力,對重大國事必須得到八人的一致通過方可施行等等。如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就當然地淩駕於汗之上了。

議政王大臣會議真正地行使最高權力是在皇太極時期。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爾哈赤死,九月,作為四大貝勒之一的皇太極被議政諸貝勒推為汗位繼承人,由努爾哈赤時期一人南面獨坐接受貝勒大臣的朝拜改變為四大貝勒共同面南而坐,結束了汗的絕對權威統治,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議政作用開始實現。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突然崩逝,在推立新國君的重大問題上,議政王大臣會議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皇權的強化,努爾哈赤賦予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在其後世必然產生與皇帝(汗)權力的矛盾,於是逐漸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也成為必然。皇太極即位之初即不甘心自己徒具虛名,於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開始了政治體制的改革,設立八大臣與十六大臣,首先削弱了議政王大臣會議中最重要的三大貝勒的權力。天聰六年(1632年)從元旦朝賀典禮開始,皇太極於南面中坐,三大貝勒坐於側位,其南面獨尊的地位從而確定。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廢除“汗”的稱號而稱“皇帝”,更加強了集權之制,再次削弱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順治元年(1644年)開始,議政分為兩種方式:其一,凡奉旨交辦事件,由內閣轉交後共同議核上奏;其二,舉凡軍國要務不由內閣票擬,而由議政王大臣“坐中左門外會議,如坐朝儀”。此後,帶有決策色彩的南書房、軍機處等機構先後建立,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更日趨衰落,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廷正式廢除了這一機構。

虛無飄渺 發表於 2009-6-5 20:47:14

八王議政目的在於相互牽制 使權利不至於某王獨攬

納蘭靖軒 發表於 2009-6-5 21:37:09

是的,當時覺得天下是親貴大臣們一起打下來的!
所以為了分散諸王權力,才使用八王議政...
但是會有一個問題!
如果諸王擁兵自重,
國不將國..

索額圖 發表於 2009-6-5 21:55:21

就會發生已前中國經常發生的事,
七王之亂等等。

虛無飄渺 發表於 2009-6-5 22:23:59

皇權至高無上 絕不分享 最終可能導致兄弟鬩牆
八王議政的確是個牽制的法子
但卻無法防止各王私下謀串及權力分贓
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 又是反其道而行 讓西太后有了警覺之心

陳闊川 發表於 2009-6-6 00:13:10

當時的八王都有自己的八旗屬部,八旗當時是清軍的主力,自然不得不和各王開個會議,取得一致意見才行。

「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突然崩逝,在推立新國君的重大問題上,議政王大臣會議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簡單來說,當時根本就是先在會議上鬥人多勢眾。
豪格領有正藍旗,又接走了皇太極留下來的正黃、鑲黃旗,
多爾袞掌有正白、鑲白旗,
其實兩方人馬大家加起來的人數差不多,
中間人的代善自己也領有正紅、鑲紅旗,他又沒意思當參與,
就是這樣,不用打鬥就決定了大清也勉強滿意的方案,叫順治當皇帝了。

納蘭靖軒 發表於 2009-6-6 00:44:28

簡單的說,順治就好像是他們爭鬥下的犧牲品!
無緣無故被抓去當皇帝。

天末彤雲 發表於 2011-1-4 17:33:12

議政王大臣的權力因軍機大臣的設立而減弱

納蘭靖軒 發表於 2011-1-4 17:50:49

因為就西北戰事結束後,
也沒有解散軍機處,
反而多方面利用,
等於議政王大臣工作都被搶了。。
相對的
權力也是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王議政:議政王大臣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