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明 發表於 2012-5-5 12:28:13

傲慢與偏見



我最喜歡的小說,是傲慢與偏見

或許有人訝異,認為那不過是布爾喬亞的休閒小品,不具備任何激情和無關真理。

但我最喜歡的是傲慢與偏見。

它沒有名句,

例如雙城記有「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過於喧囂的孤獨有「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

不是蛻變或異鄉人那種哲學囉唆,也不像飄那樣亂世裡的四角關係複雜愛情。

沒有巴爾札克的驢皮魔法和浮士德那樣用靈魂與惡魔交易,

它只是小宴會,跳舞,莊園,小小的諷刺和一些小人物的對話構成的愛情故事。

有些許誤會卻沒有太多的眼淚,沒有太糟糕的人物和令人感到心上一虛的結局,

它是一本在閱讀過程中讓你覺得輕鬆的書,

但不只是因為你知道當誤會化解時所有人都能得到快樂,而是閱讀本身即是快樂的。



事實上我本來接下來想寫一些關於故事人物的評語,

或許再添加些關於珍的一些小故事什麼的。

但你知道伊麗莎白的慧黠是無須我多做說明的,

那些關於達西先生,賓利先生,珍小姐的個性,

還有可笑的柯林斯先生和緊張的貝內克太太都是那麼活生生映在紙上,

只是等待著有心的人們去翻閱,那我為什麼還要寫出那些毫無意義的文字呢?

花御鏡 發表於 2012-6-1 13:04:30

在此稍微說一下,讓大家深入了解
布爾喬亞源自法語Bourgeoisie,語譯為資產階級
歐洲於中古世紀風行封建主義
上下層階級分明
受教育者只有貴族、教會人員和一些上層階級的人
文學盛行宗教作品、戲劇和古典詩
自工業革命後,才有所謂中產階級的出現
隨著中產階級興起,識字率也逐漸提高
18世紀的英國小說為近代小說的開端
主要讀者為廣大的中產階級
傲慢與偏見就是此時期的作品
此乃宋公子在開頭使用"布爾喬亞"一詞的原因。

不過吾對心得的看法持對立角度
例如此書「不具備任何激情和無關真理」
真理是存於世且被推崇與實行的道理
傲慢與偏見一書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
其中很多細節都反應真實世界,並不能說它沒真理
而書中角色也具有分明的性格,不是沒有任何激情
或許宋公子是站在作者對於感情描寫平淡才這樣說?

Austen個人很喜歡的作者
有空歡迎深入聊聊她小說。

鳳星 發表於 2012-6-1 22:43:43

本帖最後由 鳳星 於 2012-6-1 22:49 編輯

真理是存於世且被推崇與實行的道理....

在哲學的討論上真理一般都被認為是與普世價值沒有必要關係的。

我突然想到屈原列傳,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如果代表普世價值的生存法則是真理,那屈原憑甚麼說自己是唯一清醒的?

卜居更憤世嫉俗,屈原曰 :
「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
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
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
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
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 』


隨便的感想,勿怪~

花御鏡 發表於 2012-6-1 23:09:37

如果代表普世價值的生存法則是真理,那屈原憑甚麼說自己是唯一清醒的?

如果普世的生存法則在屈原眼中並非真理
他如何證明自己所相信的是真理,而其他的真理並非真理?
他自覺自己清醒的後來行動是自盡
假使屈原是唯一懂得真理的人
是否真理會隨著他的死亡而消失?

在Austen的小說中,階級、婚姻和愛情是很重要的元素
如此,愛情的信仰是否是真理?
在階級制度下生存的人們,因不同階級而過著不同的生活
對於階級所塑造而出的不同理念,對他們而言若不是真理
那麼什麼樣的人與什麼樣的信念才算真理?


不太接觸哲學
希望能跟鳳星討論一下(笑)

鳳星 發表於 2012-6-1 23:54:34

本帖最後由 鳳星 於 2012-6-1 23:58 編輯

約翰福音18:37、38的對話是對真理兩字的一個有趣註解,
耶穌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彼拉多:『真理是什麼?』

很多人喜歡討論真理,當然『定義真理』或聲稱發現真理的人有很多,
通常真理一般被認為有著大和解的意涵、或是世界最後的溝通平台或是宇宙間最後的奧秘.....
當然也有一些反對真理存在或認為追尋真理最後也只是虛枉的人,譬如說出『真理是醜的』的尼采、美國的實用主義者威廉詹姆士或哲學家羅蒂等。
事實上我也不知道真理到底是什麼,我只是依著一般的哲學訓練而直覺的說出真理與普世價值並沒有必然關係。

反倒是耶穌很有趣,耶穌說自己是真理的見證者、他甚至就是真理的化身,反正他自稱神的兒子。
但審問他的彼拉多倒是有個叛逆答案,一個美感十足的反駁,一個充滿撒旦意味的提問:「真理是什麼?]
接下來兩人之間只存在一陣沉默,這或許是哲學史的最佳寫照,大家都在談真理但沒人真的知道真理到底是什麼。

花御鏡 發表於 2012-6-2 00:42:32

不知道哲學訓練的內容是什麼
不過鳳星必然對真理有某程度的認定
不然汝不會否決真理與普世價值並沒有必然關係
以前上哲學的課程時,動腦的過程很好玩,甚至可以說會令人上癮
不過久沒碰後,還是比較喜歡可以推導出「結果」的文學

約翰福音這個例子
對"美感十足"與"撒旦意味"的用法滿好奇
美感十足大概是哲學中,提出一個漂亮且直得思考的問題?
沒無條件信任,心中與耶穌所說的有對立,所以稱之撒旦?

據說各類學科的終端是哲學
不知鳳星有何看法?

鳳星 發表於 2012-6-2 01:30:31

本帖最後由 鳳星 於 2012-6-2 01:32 編輯

對於哲學,
我其實滿認同二十世紀一些分析哲學家的工作和成就,就是我也大概認為哲學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完結了。
這也可能跟我後來比較偏向閱讀社會學相關書籍而不再吸收新的哲學理論有關。
我記得尼采的批評比較有趣,
就是面對一個快溺死的孩童,哲學家唯一會做的就是對他大喊『水的化學式是H2O』。

美感十足大概是哲學中,提出一個漂亮且直得思考的問題?
我這句話也可以說是尼采的哲學的一部分,我有很多時候喜歡引用尼采的思考方式說話。
尼采重新評估一切價值的哲學,是嘗試以審美做為新的衡量價值的標準。
有的時候對現有價值的叛逆是美的、破壞是美的、力量是美的之類的,真理是醜的、憐憫是醜的、道德是醜的、神是醜的。

心中與耶穌所說的有對立,所以稱之撒旦?
如果有研究基督宗教的話其實會覺得這一群人很有趣,
我是說比較偏激的教派如靈糧堂、召會之類的,他們滿常批評人被撒旦引誘的。
常常有什麼人或思想跟他們是對立或相反的,他們通常都會給對方撒旦的帽子戴。

我寫文章常常帶很多引用或譬喻。

花御鏡 發表於 2012-6-3 19:26:27

為什麼對於溺水的孩童
哲學家會說那句話?
撇除對生與死的態度
將水以化學式顯示,聽起來哲學是在追溯事物的原理與結構
而以亞里斯多德的角度
孩童溺水算不算一種運動?

汝喜歡用尼采的思考模式
但也喜歡用基督教的例子
而尼采本身是反基督教
鳳星也認同基督教所宣傳的信仰是不道德的嗎?
還是上面引用福音書內文其實有其他意思

鳳星 發表於 2012-6-3 19:50:17

尼采對大部分哲學家都看不起,認為他們都是生活在像牙塔裡面的人。
所以孩童要溺死了,哲學家卻只會大喊『水的化學式是H2O』,因為他們不太關心現實世界。

至於引用福音書,
事實上,學習西洋哲學的過程不太可能不去接觸基督教神學等相關議題,更不可能不去閱讀聖經。
因為西洋哲學有好幾百年的時間都把問題放在『神是否存在、神的屬性是什麼、上帝與耶穌的差異、三位一體』等神學議題,
就像談論中國文化不太可能不去理解論語、孟子、李白一樣。

花御鏡 發表於 2012-6-3 21:32:46

原來如此
是諷刺的寫法
誤想到形上學去了(汗)

用儒家經典來譬喻
希臘三傑應該會比較貼近?
以前接觸過的很少,比較常聽教授用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希望能多聽鳳星由基督教講哲學呢(笑)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傲慢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