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靖竑 發表於 2023-12-7 00:13:19

安平古堡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3283674815_e7ba6c8ca0_b.jpg

安平古堡,原稱奧蘭治城(荷蘭語:Fort Oranje)、熱蘭遮堡或熱蘭遮城(臺灣話:Jiat-lan-jia siâⁿ,譯自荷蘭語:'t Fort (Casteel; Kasteel) Zeelandia),又名臺灣城、安平鎮城、安平城、王城(臺灣話:Ông siâⁿ)、紅毛城、赤嵌城,是一座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的一個城郭遺址。於1623年10月由荷蘭東印度公司興建簡易城砦,1624年4月底拆毀,8月底原址重建堡壘,至1634年竣工,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自建城以來,曾是荷蘭及鄭氏統治臺灣的中樞,

目前安平古堡共有兩處遺跡被指定爲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兩個國定古蹟:公告於1983年12月28日的「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及公告於2004年10月7日的「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兩處遺跡實際上源自同一座建築,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全園區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負責營運,內有安平古堡史蹟紀念館及熱蘭遮城博物館,以及1975年由日治時期瞭望塔修建而成的瞭望臺。2022年10月,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蹟審議委員會,決定將上述安平古堡內兩處國定古蹟合併為一處,並更名為熱蘭遮堡遺構。

此外,該城郭遺址於黃昏時與落日互相煇映之景「安平夕照」。在1953年曾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熱蘭遮城沿革:
*1624   在一鯤鯓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由於缺乏磚石建材,先用砂土及木板建造,稱為奧倫尼亞城。
*1627   改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並就城垣材料逐步改為磚石構造。
*1633   熱蘭遮城建造完成,為初期的臺灣城。城的規模,廣兩百七十七丈六尺,高三丈餘,計分三層,由內外廓組成。
*1662   鄭成功取熱蘭遮城後,改稱安平鎮,改內城為內府,居五月而逝,臺人因此而稱其為「王城」。
*1823   台江陸浮,王城地理位置漸失其重要性。
*1874   日本出兵侵臺(史稱牡丹事件),清政府派沈葆楨籌防臺灣。
*1895   臺灣割讓日本,置安平支廳,隸屬臺南廳。
*1897   日人因安平海關缺乏宿舍用地,乃將熱蘭遮城的一部份夷平,於其上砌三層磚台。
*1908   將光緒年間建於安平埠頭之鐵殼造圓形白色燈塔遷建於磚台上西北側,並置專人看守,以4秒鐘一閃光,導引海上船隻。
*1930   日總督府為籌備慶祝「臺灣文化三百年」事宜,將磚砌平台四周之官舍民宅拆除,並將平台上的公館改建為展覽及招待來賓之場所,即今之安平古堡史蹟展示館。
*1935   日人根據栗山後一所繪「熱蘭遮城」遺址圖,收購現在熱蘭遮城博物館西邊的民房,拆毀後進行大規模挖掘工作,發現了該城西南邊的稜角堡的堡基,後因中日戰爭而告終止。
*1975   配合觀光年計畫,臺南市政府整修環境,在瞭望台上加一尖型屋頂,牆面漆成白色,即現存之安平古堡。

轉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E%89%E5%B9%B3%E5%8F%A4%E5%A0%A1
https://historic.tainan.gov.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pageinfo&id=58&index=2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unshine_chuang/3283674815

納蘭靖竑 發表於 2023-12-7 00:19:32

其實近年來對於熱蘭遮堡與安平古堡相關議題討論算熱烈,
有人認為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但又有人覺得兩者就是一樣,
不過最終結果如何...
它的存在切切實實的證明台灣曾被外國人統治過的事實,
雖然人不喜歡被非同族人統治(例如至今中國人仍有一部分人無法接受被滿清統治過一樣),
但在不同的文化洗禮下孕育出新的氛圍總是會有不一樣的光景,
就像坐落在台南的這座古城,若非得外國人統治...那麼以那個時代背景要建立出西方文化的建築幾乎為零。

富察婉茹 發表於 2023-12-7 11:39:55

去過兩次,遊客太多沒辦法好好逛

納蘭靖瑤 發表於 2023-12-7 23:02:31

不知怎的想到高雄的打狗英國領事館(茶)
我也想去台南,但想到交通就卻步(汗)

不過那1975年由日治時期瞭望塔修建而成的瞭望臺,感覺跟古堡不太搭……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平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