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65|回覆: 2

[轉貼] 翰林文官不拜和珅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26
銀兩-2700

247

主題

535

回帖

651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10-3 17:44: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載至:http://www.52hgclub.com/



民國劉成禹先生的《世載堂雜憶》載有一則趣聞,說乾隆年間和珅當政,氣焰熏天,拜倒在和珅門下的當朝官員無數,可翰林院裏的文官卻不為所動,“多相戒不履和門”。有一次,和珅要過生日,派人動員翰林登門拜壽。可翰林們卻偏偏在和珅生日這天大會于松筠庵。松筠庵是因彈劾閹豎嚴嵩而死的明代著名諫臣楊繼盛的祠堂,選在這個地點聚會其用心可謂不言而喻。而且,翰林們還公開宣佈“翰林中有一人不到者,其人即向和門拜壽。”這句話的決絕與旗幟鮮明,與抗戰時期陳嘉庚先生那封著名的“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的11字電報提案,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其結果,座中翰林只有阮元一人挨到午後藉口為某花旦捧場匆匆離去。阮元一到和府,和珅立刻“公服下堂出迎”,拉著阮元的手說:“翰林來拜壽者,君是第一人。”

    和珅祝壽自然不會沒人捧場,可為什麼他單單對翰林高看一眼,以至於要謙恭相迎呢?這與清代翰林的特殊地位有關。清代翰林居於科舉金字塔形人才排列的頂端,不但有機會接觸最高統治者,而且多蒙厚遇,升遷較為容易。與翰林交接,無異於為自己構結同盟。

    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品大員、首輔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的和珅,並非勝在其才華橫溢、學富五車,而是得益於乾隆皇帝的青睞和寵信。論才學,和珅年少時不過是一個“應試不中”的文生員。因此,面對名重一時的博學鴻儒們,和珅的內心深處是充滿矛盾的,既存有敬服之心,又期待翰林們能拜伏在他的權勢之下。就像現在某些不學無術的暴發戶,總想著靠金錢開道,混個大學的兼職教授頭銜一樣。

    可令和珅鬱悶的是,翰林們就是不買他的賬。他特別推重翰林院上書房行走洪亮吉,卻“求一見不得,祈一字不得”。不得已,和珅通過乾隆的兒子成親王永瑆請洪亮吉寫一副對聯。洪亮吉不好駁成親王的面子,只能應允。不過,寫是寫了,洪亮吉卻在對聯上落下一行題款,稱“奉成親王命,書賜大學士等等官銜和珅。”言下之意,我是奉成親王之命給和珅寫對聯的,不是出於本心。求來這樣的對聯,成親王自然無法交差,所以和珅每每催討時,成親王“每以遊詞延緩之。”

    翰林不拜和珅,並不代表翰林們與權勢天生敵對,形同水火。事實上,翰林們自己也身處官場,且以權力的追逐和揮舞作為人生的目標之一。不過,總體而言,翰林們通過科舉之途進入中樞機構,是將官場作為戰場來實踐儒家政治理想,並以其人品、學識、節操等影響社會的。從唐末的反對藩鎮、打擊宦官,到宋朝的議論朝政、推進文治,再到明朝的為國輔弼、參劾閹豎,歷代翰林都發揮了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作用,體現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文化精神。

    某種意義上講,翰林是一群脊梁挺拔的知識分子,有著“士志於道”的傳統擔當。因此,他們沒有在和珅的權勢和氣焰前彎腰,而是“甘為憨物”,以自身的氣節,為社會增添了一份追求正義與光明的勇氣和信心。

來源:北京青年報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183
銀兩4520

1345

主題

14123

回帖

9634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10-3 20:03:13 | 顯示全部樓層
哈哈,很有趣的故事~

不過眾翰林平日暗中偷去和府,或者派人向和府送禮,又有誰知道呢?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35
銀兩1575

74

主題

1287

回帖

1041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10-3 20:56:46 | 顯示全部樓層
檯面上說一套 檯面下做的有可能又是另一套
當時的情景官場上  應該沒啥人 敢得罪 和珅的
勘尋敵手共論圖
高處不勝寒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5-4 17:20 , Processed in 0.0355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