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8|回覆: 0

[原創] 【嘉七恩科殿試:題組三、論述寫作】說明孟子『心、性、才、情』之意涵

[複製鏈接]

國民

威望434
聖眷120
銀兩280

13

主題

201

回帖

5647

積分

身份佟佳府二小姐
旗籍滿族正藍旗
配偶
發表於 2023-11-2 23: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說明孟子『心、性、才、情』之意涵


孟子在其思想中首言「性善」,他認為,人類天生具有一種崇高的潛能,有可能實現成德成聖,並且這種潛能使人類區別於世上其他生物。這個觀點的核心在於對人性價值的高度評價,以及對人類特殊性的認同。當我們接受「性善」的觀點時,我們確信人類傾向於向善、向美的方向發展。這一觀點肯定了每個人都具有實現理想品格的潛力,因此人性在其基礎上具有崇高性。這種崇高性超越了其他生物,使人類能夠在道德、倫理和精神方面取得重要的成就。

「性善,是孟子學說的核心,亦是對孔子之『仁』進一步的聞發與印證。但『性善『是生命中之事,它不是一個知識性的命題。[1]」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的「性善」觀點強調的是實踐性,而不是超越性。這意味著人性的崇高性不是超越世界的抽象觀念,而是通過實際的行動和實踐來體現的。人類的崇高性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通過個體的努力和選擇,以實現道德和倫理的價值觀。這種觀點鼓勵人們追求卓越,並相信自己能夠實現更高的道德和倫理目標。

朱熹於(答陳器之〉篇當中言:「蓋四端之未發也,雖寂然不動,而其中字有條理,自有間架,不是儱侗都無一物。所以外邊纔感,中間變應。如赤子入井之事感,則仁之裡便應,而惻隱之心于是乎形。⋯⋯蓋由其中間眾理渾具,各各分明,故外邊所遇,隨感而應,所以四端之發各有面貌之不同。是以孟子析以為四,以示學者,使知渾然全體之中而粢然有條若此,則性善可之矣。[2]」

在孟子的性的探討中,他緊密聚焦於道德的脈絡,強調性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關鍵,並展示了人類較高的道德性。然而,孟子也沒有否認人性中存在食色等本能衝動,這些是人性的一部分,是我們的血氣之軀和本性之一。在這方面,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証》中對性的性質提供了一些深入的洞察:「性者,分於陰陽五行以為血氣、心知、品物,區以別焉,舉凡既生以後所有之事,所具之能,所全之德,咸以是為其本,故易日「成之者性也了。氣化生人生物以後,各以類滋生久矣;然類之區別,千古如是也,循其故而已矣。[3]」

這段引文強調了性的多重層面,它是由陰陽五行分化而來,包括血氣、心知、以及與物質世界互動的能力。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的性格和道德特質。孟子所提出的觀點是,性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它體現了我們的潛力,使我們能夠成為更善良、更道德的人。

此外,這段引文還提到,各種生物的類型在性的基礎上滋生和存在,這種分化自然存在,歷史悠久。因此,性不僅是個體層面的,也是整個自然界的一部分。這種觀點強調了性在生命的演化和發展中的重要性,並呼應了孟子對人性的理解,即人性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基礎,包含了多重層面,從而使我們能夠追求道德卓越。

孟子在他的性的立場中主要與告子的看法對辨,孟子認為告子的觀點有所偏頗且不夠全面,因為告子將性視為僅是「生之謂性」,因此認為性無善無不善。然而,根據程朱的理解,告子的觀點僅涉及到氣質之性,即血氣之性,而性實際上不僅僅是氣質之性,還包括道德層面的義理之性。義理之性指的是人性中包含的道德價值,如仁、義、禮、智等。孟子的觀點強調,性不僅受制於生理和氣質,還受制於道德和倫理的要素。因此,性是一個更為綜合和多維的概念,不僅關係到個體的生理和情感,還關係到其道德取向和價值觀。

孟子的立場強調了人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人類性格和行為不僅受生理條件的影響,還受到對道德和倫理的認識的塑造。因此,對於孟子來說,性不僅限於單純的生理特質,而是一個包容了道德價值觀的更為廣泛的概念,它是我們的道德和倫理行為的根本基礎。這一觀點強調了人性的複雜性,並提醒我們在探討性的本質時應該考慮到多個層面。

在探討四端之心時,不同學派將其歸納為心、性、情意或者才智等層面,均包含其中。例如,程朱學派將四端之心歸為情言,視之為性的表現,是對道德理念的外在表現,這種理念即為性,這樣就能看到性在情感和行為中的體現。程朱學派在《答陳器之》中提到:「然四端之未發也,所謂渾然之體,無聲臭之可言,無形象可見,何以知粢然有條如此?蓋是理之可驗乃依然就他發處驗得。⋯⋯使其本無是理於內,則何以有是端於外?由其有是端於外,所以必知有是理於內,而不可誣也。」

另一方面,將四端之心解讀為才智,將其視為與人類形質和能力相關的要素,強調了人類在智慧和才能方面的獨特性,使人與其他物種有所區別,同時也即為性。這種解釋並無不妥之處,甚至是非常合適的。這樣的討論證實了在孟子的理念中,心、性、情意、才智實際上是指向同一事物的不同層面。孟子所謂的性善,並不僅僅是指「人性本善」,而更多地表達為「人性實然、必然為善」。這意味著性中蘊含著善良的傾向,不需要額外的努力才能實現,而是自然而然的。孟子的觀點強調了人性的內在善良,無需等待被引導或改變。

在孟子的理論脈絡中,心具有感受(情識)和智識(認識、判斷)的雙重作用。孟子將心視為道德人性的一部分,它為我們的道德行為提供了基礎,同時也肯定了人的價值。心的感受使我們能夠對事物產生情感,進一步能夠理解和判斷,這就是為什麼人類與其他物種有所不同的原因。在心和性之間的分界實際上是相當模糊的,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在孟子的原意中,它們都指向了同一事物,都是造就人類為人的原因。在程朱學派的孟子學中,心和性可以看作是同質但不同層次的存在。心需要進一步的修正和培養,而性本身是善的,無需額外的改變。而根據牟宗三的分法,心是具體地說的實體,即具體的心靈作用;而性是形式地說的實體,即性質和本性。同時,性的實在即是心的一部分,它們密不可分,是塑造個體的基本元素。孟子的理論中,心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感受情感的源頭,又是智慧和判斷的基礎,同時也是道德行為的依據。心和性在理論中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多維性,並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人類是如此特別且有價值的存在。

在孟子的理論中,情和才有其特定的意義。情,按照孟子的原意,僅是性的表現,特別是在道德層面,情是性的內在內涵。然而,後來的學者,如程朱、王船山和戴震,將喜怒哀樂等情感納入情的範疇中,這導致孟子原本的情概念變得包含了情感和慾望的意義,這與孟子的原始理解有所偏離。這種轉變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複雜性,因為情感和慾望確實是人類在與外部世界互動時產生的感受。這種情感多樣性可以分為四情(喜、怒、哀、樂)或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單獨看情這個詞,並以不同的情感來解釋,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只是在孟子的性善的背景下,這樣的詮釋或許稍有不妥。至於才,孟子的原始理解是指人的天賦能力和潛質,特別是在道德創造方面,它是人具有的偉大才華和道德智慧。根據孟子的觀點,人之所以為人,同時也是人性善的體現。如果有人表現出不善的行為,這並不代表他們本質上不善,而是因為某種原因,例如外部的影響或氣質的遮蔽,使他們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總之,情和才在孟子的思想中具有特定的含義,雖然後來的理解可能有所變化,但這些概念仍然反映了孟子對人性和道德的深刻理解。情感的多樣性和才華的發展都是孟子理論中的關鍵元素,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人類具有如此多樣和豐富的特點。

實際上,在討論善惡的問題時,差異往往是由觀點的不同所產生的。程朱的基本觀點是肯定人性的善,然而,他承認人的心、情感和才智在實際生活中可能呈現不善的特徵。從實際的生活經驗來看,人們的行為可能確實表現出不善,而程朱試圖對此進行解釋,因此他在其學說中納入了氣的因素。程朱試圖透過納入氣的概念來解釋人行為中的不善,同時也提出了對孟子觀點的一種修正。然而,孟子的觀點認為心、性、情、才均為善,並將這些要素視為相關的,因此他們在根本層面上是一致的。孟子的觀點超越了單純的經驗事實,深入探討了人性為何善的根本原因,這也是為什麼荀子和揚雄之後仍然有異議的原因。

「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蓋本然之性,只是至善。然不以氣質而論之,則莫知其有昏明開塞,剛柔強弱,故有所不備。徒論氣質之性,而不自本原言之,雖知有昏明開塞、剛柔強弱之不同,而不知至善之源末嘗有異,故其論有所不明。須是合性與氣觀之,然後盡。[4]」

孟子的觀點強調了人性的善,這為人類的善行提供了根本基礎。同時,這種觀點也肯定了人的價值,認為人具有成聖成德的潛力,使人與其他生物區分開來,並展現出優越性。如果我們主張人性不善,那麼我們如何能解釋人類的善行呢?人類的所有善行是否都將變得虛假,因為它們無法找到可靠的基礎。然而,這並不是說因為人性本善,就無需追求道德修養和進德修業。實際上,在現實生活經驗中,人確實可能會表現出不善的行為。因此,孟子強調了「存心養性」和「收其放心」,這是一種道德修養的方法,旨在揭開被蔽的善性,使人能實現成德和成聖的目標。這意味著我們需要透過道德修養的努力,將內在的善性發揮出來,實現更高層次的道德境界,這是孟子的核心教義之一。





引用:
  • [1]蔡仁厚,《孔孟苟哲學》,(台北市:台灣學生,1984),頁193
  • [2]朱熹,《朱子全書》第23 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有出版社,2010),頁2779
  • [3]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 40-41
  • [4]黎靖德,《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九,(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頁 1387-1388


參考文獻:
  •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1968.。
  •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台北:正中書局,1969。
  • 阮毓崧,《莊子集註》,台北:廣文書局,1980。
  •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
  •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1983。
  •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市:台灣學生,1984。
  • 黎靖德,《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九,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中和市:谷風,1987。
  •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市:文津,1991。
  •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市:文津,1992。
  •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市:文津,1996。
  • 趙岐等注,《孟子》,北京:中華書局,1998。
  •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10。
  • 梁啟超,《儒家哲學》,上海:上海人民,2009。
  • 譚家哲,《孟子平解》,台北市:唐山,2010。
  • 錢遜,《孟子讀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

來源: 【嘉七恩科殿試:題組三、論述寫作】說明孟子『心、性、才、情』之意涵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5-21 12:48 , Processed in 0.0520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