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693|回覆: 3

[轉貼] 古 代 中 國 的 國 族 觀 念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7-17 14:17: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帖來自 http://clearempire.5d6d.com/thread-707-1-2.html


近年來,中國民族主義盛行,多爲排日。而網上則漢民族主義盛行,是爲排滿仇清。那麽,讓我們看看華夏-漢人的國族觀念是如何的呢?

    現在所謂的民族主義,一般是指在被殖民後的民族獨立中表現出的民族認同觀念。正是因爲這個定義,美利堅民族才能成爲一個“民族”,中華民族也才能成爲一個“民族”--這裏的民族翻譯自英文nationality,也指國家。而漢族和少數民族,對應于ethnic group(其實這也不算太恰當,因爲中國的民族劃分法和西歐不同,西歐更注重認同感)。因此,古代的華夷之辯,與大漢族主義,是有根本不同的。

    華夷之辯,也叫夷夏之辯。華、夏指華夏族,從血統上來看,他們主要是周族人,華指花(也可能是華山),夏是民族名,都是西部羌人的名字。但是不少殷朝(東夷)的“頑民”也屬于華夏,所以,華夏至遲在春秋時代,已經成爲冠帶禮儀的文明人的代稱了。那麽華、夷有什麽區别呢?可以從文獻中看出:

  《禮記.王制》:“中國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語言不通,嗜欲不同。”從名稱(夷狄戎蠻中國),方位(五方),飲食,服飾,居住等方面指出中國夷狄戎蠻的特征和區别。文中的“雕題”是指刻其肌膚以丹青涅之,和“文身”差不多,“交趾”就是足相向,是南方人不穿鞋子跣足的反映。

  《左傳》襄公十四年,諸侯會于向,戎子駒支曰:“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摯币不通,語言不達。”
可見,華、夷的差别是巨大的。那麽華夷之辯要辯什麽呢?

1、初期華夷之辯
  史料中關于華夷之辯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諸夏一體的意識。
  《春秋》:“内諸夏而外夷狄。”“不以中國從夷狄,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
  《左傳》齊管仲雲:“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

    這些其實都是要明确諸夏諸國乃一體,諸夏國家之間應該不分彼此,應該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相親相愛。西周以來特别是春秋時期正是夷狄戎蠻勢力壯大,影響到諸夏發展生存的時期,華夏族面臨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嚴重的非華夏族的入侵。周王室的東遷,就是在狄戎滅亡西周的形勢下的不得以之舉。這個時期,北方的山戎活躍于我國的北部地區,并且深入于今天的山西,河北中部以及黃河以南,和中原諸夏頻繁戰争。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北狄伐鄭,十四年(公元前706年),北狄伐齊,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山戎病燕,十五年(公元前662年),狄伐邢,十七年(公元前661年),狄伐衛,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狄滅溫。南方自稱“蠻夷”的楚國也北上中原與諸夏争奪霸權,相距滅掉淮河流域和南方許多諸夏國家,春秋時期諸夏在這種受到四方民族,特别是來自北方和南方的異民族的壓力下,許多諸夏之國和諸夏之民和諸夏之地亡于夷狄戎蠻,諸夏民族意識,民族認同在和夷狄的交戰中得到強化,“華夷之辯”就是在這種民族危機的形勢下不斷豐富深化。

  其次是貴“華”賤“夷”,以“華”爲貴,以“夷”爲賤,貶低蔑視非華夏族的民族。
  《論語》有雲:“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禮記》雲:“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
  周大夫富辰雲:“狄,豺狼之德也。”

  “華”貴,“夷”踐,是“華夷之辯”中的主要内容,“華”貴“夷”踐,其實就是以華夏的文化,禮儀制度爲貴,貶“夷俗”,确立“夷”必須從“華”的觀念。

2 儒家華夷之辯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也就是說, 夷狄到了中原地區,習用了華夏文化習俗,他們就成了華夏族,而中原華夏族如果進了邊遠地區,習用了夷狄的文化習俗,他們就成爲了夷狄,是夷狄還是華夏不在于血統,而在于所習用的文化,就是說華夷之辯不是血統上的區别而是文化上的差異。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這樣的民族區别的觀念,進一步提出“中國聖王無種說”,認爲中國的任何一個民族隻要他有志氣有才能,都可以統治中華成爲聖王正統,他說:“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郢,西夷人也。”更強調要“以華變夷”,反對“以夷變華”這裏的“變”是“改變”的意思,就是要用華夏的文化禮儀制度來改變四夷的文化禮儀制度,把四方之民納于華夏文化之下,化“夷”爲華”,也就是主張民族同化融合。

3 華夷之别非血統之别乃文化之别

  華夷之辯也就是華夷之别,華夏族和四夷之間的區别不是血統上的區别乃是文化上的不同。原本是夷狄戎蠻民族,在和華夏族接觸的過程中習用了華夏的文化禮儀制度,從而認同華夏族,就會轉變成爲華夏族,這個就是由“夷”變成“華“;原本是華夏族的因爲僻處四方,和中原諸夏不相往來,習用諸夷狄的文化禮儀制度,就會給排除出諸夏之列,不在以華夏族來對待,這個就是由“華”變成“夷”。因此無論血統本來是“華”還是“夷”,隻要習用華夏族禮儀,就可以成爲諸夏;隻要屏棄了華夏族之禮儀,就可以歸之爲“夷”。

  觀之前面的“華”“夏”“夷”的意思與華夏族和夷狄戎蠻的民族特征和區别,可以看出華夏族和其他非華夏族的區别其實是以文化爲基礎,不是以血統來區别,“華”者,化四方民族也!

  民族的定義是“具有相同的地域,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經濟生活和表現在共同的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質的人們共同體。”觀察民族形成的曆史,形成民族的首要條件就是以血緣(血統)關系爲紐帶的氏族的瓦解,因此民族的根本性是文化,“華夷之辯”實質就是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高低之辯,非血統之辯。

先秦和随後的史料中關于“華”變成“夷”的記載頗多。舉其要者由“華”變成“夷”:

  《史記.五帝本紀》有雲:“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于嵩山以變南蠻,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殛鲧于羽山以變東夷。”驩兜,三苗的族屬曆來多有争議,但是共工和鲧的族屬,則多認爲是華夏族,共工和鲧原爲華夏族,後來因爲共工和鲧及其部分後人因爲戰争失敗的緣故(流,殛)僻處于于四方,不和中原諸夏相往來,棄華夏禮儀不用,習用諸夷之文化,由“華”變成“夷”。

  《史記.匈奴傳》雲:“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桀崩,其子淳維妻其衆妾,遁于被野,随畜轉徙,号葷育,逮周日盛,曰 猃狁 。”

  《魏書.序紀》雲:“後魏之先,出自黃帝,黃帝之子曰昌意,昌意少子,受封北國,其後世爲君長,統幽都以北,廣漠之野,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爲拓,謂後謂跋,故以爲氏(拓拔氏)。”

從楚國民族認同來看“華夷之辯”

  按照中國的史書記載,楚人原爲華夏族,但是在春秋時期,根據當時的記載,楚國人多認爲自己是蠻夷,不是華夏族,到了戰國時期,楚國人才又再次認爲自己屬于華夏族,從史料的記載來看,則楚國經曆了由“華”變成“夷”,再由“夷”變成“華”的過程,這也爲我們提供了華夷之辯乃文化之辯,非血統之辯的依據,即是,華夷的區别是文化,不是血統。

   1,楚國的來源是華夏族。關于楚人的來源,中國的史料都一緻認爲楚人乃黃帝之後,尤其以《史記》的記載
      最爲詳細。
  《史記》雲:“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陽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于天下,故命之爲祝融,重黎死,其弟吳回繼爲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季連;季連,芈姓,楚乃其後也,周文王時,季連苗裔鬻熊事文
,成王時,封鬻熊之後熊铎于荊蠻之地。”

從以上的記載來看,則楚國從血緣關系上而言是屬于華夏族。

  2,西周春秋時,楚國在民族認同上已由“華”變成“夷”,民族屬性已是南蠻,這個時期,楚國又多稱爲蠻
      荊或者蠻。關于楚國自己認爲是蠻夷和中原諸夏認爲楚國是蠻夷的記載,春秋和戰國初期的史料頗多。如
      《詩.采豈》曰:“愚而蠻荊,大國爲誰誰,顯允方叔,征伐猃狁,蠻荊來服。”

周夷王時,楚君熊渠興兵伐庸和揚粵,至于鄂,自以爲乃“蠻夷”,“不與中國之号溢”。

  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周恒王是四年),楚伐随。随曰:“我無罪也。”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叛,或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我号。”

  楚文王六年(公元684年),秋九月,《春秋》雲:“荊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舞歸。”荊,楚國也;獻舞,蔡侯名;以獻舞歸,即是蔡侯爲楚國俘獲而去。孔子雲:“何言獲,不與夷狄之獲中國也。”孔子認爲楚國乃夷狄之國。

  《史記.楚世家》:“楚成王六年(公元前671年),楚使人獻周惠王,惠王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周王室亦認爲楚國乃夷也。

  楚成王十六年(公元656年),楚與齊盟于召陵,《春秋公羊傳》雲:“楚有王則後服,無王則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國。”

  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39年)秋,《春秋公羊傳注疏》雲:“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于霍。宋公與楚子期以乘車之會,宋公子目夷谏曰:‘楚,夷國也,強而無義,請君以兵車會往。”

  《國語》雲:“楚大夫王孫圉聘于晉有言‘楚雖蠻夷,不能寶也。’”

  從這些史料記載可以看出在春秋時期,不僅諸夏國家把楚國當成蠻夷,不屬于華夏族之列,楚國的君主和大臣也都把自己當成是蠻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民族認同,主要是因爲楚國的國土在蠻夷之地,楚國即使原來在血統上是華夏族血統,但是因爲封國于荊蠻之地,僻居于南方,與當地的“南蠻”“荊蠻”民族有教多的接觸,其國四周均是蠻夷之人,其統治的國民也多是蠻夷之人,在這種的地理大環境下,語言,文化,禮儀制度,習
等各個方面深受當地的蠻夷之俗所影響,慢慢地同化于當地的蠻夷。

  3,春秋末期開始,楚國的民族認同開始發生變化,掀開了由“夷”變成“華”的過程,這個時期,關于楚國
      的族屬記載的史料有楚莊王時,楚大夫曰:“若民煩,可教訓,夷戎狄其不賓也久,中國所不能用也。”
      楚國開始把自己和蠻夷戎狄區别開來。

  《韓詩外傳》雲:“越王勾踐使廉稽獻民于荊(楚),荊使者曰:‘越夷狄之國也,臣請欺其使’。”

  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這個時候的楚國已把自己當成中國之人,認爲自己是華夏族,開始把自己和蠻夷區别開來。到了戰國時期,記載楚國自己認爲是中國之民,屬于華族的記載就更多了,在此不一一列舉。之所以有有這樣的一種民族認同上的改變,原因主要是因爲這個時候各國之間的戰争不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和了解也在不斷地深化,楚國通過戰争的方式兼并了淮水流域的衆多的諸夏國家,和諸夏的文化的交流也就随之擴大,特别是從楚莊王北上和中原諸夏國家争奪霸權,華夏的各種文化禮儀開始大量地影響楚國原有的蠻夷文化,楚國的民族認同也就開始了由“夷”轉變爲“華”的過程了。直到最終認爲完全華夏化。

  從楚國的由“華”變成“夷”,再由“夷”變成“華”,我們可以認識到,民族的認同是一個變動的過程,決定民族屬性的本質東西是文化,不是血統。不同血統的民族,可以通過文化因素同化融合爲一個民族,同一個血統的民族也會因爲文化的不同而分化成不同的民族。民族的同化融合,變遷分化受到文化的決定性的影響。民族的根本性和認同主要決定因素是文化。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7-18 10:49:0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倒是同意作者的最尾結論部份,可是作者所引用的理據令人有些異議,而有很多的理據還是在存疑或爭論之中,其中尤以史記的部份。
例如:甚麼某一民族,其先祖是黃帝的後人…..你會相信這些史籍嗎?如何證明這些史籍是真實?這在理據上就顯得很薄弱,從這基礎上去引申出來的論點,就會產生不能令人信服的感覺。
民族是不應以血統來決定屬性的本質,但若單純以文化來決定的話,卻又感有點陝窄。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7-18 17:56:1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倒是認同其民族分類上,以文化作區別,因為民族,可以分開,可以併合,
像南歐的斯拉夫民族,和俄羅斯的是同一種族。
但是文化上有所區別,因此出現了一個「南斯拉斯」的國家。
因此我是同意筆者以文化作為區化,因為文化是最為大的項目,對於所有民種都有影響力,因而筆者使用文化來區化,
也有其道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10
銀兩115

114

主題

164

回帖

239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7-18 23:32:59 | 顯示全部樓層
在下覺得把現在的Nationalism套用在古代中國未必非常合適
始終,對於古中國人來說,中國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國
旁邊那些只是未開化的部落族群,而不是民族

真正有較雛型的Nationalism
在下猜想,應該是宋代才萌芽
正因為北方遊牧部族已經將自己統一國家化,形成強勢外患
凝聚歸屬感於是成為宋人除了單薄軍事之外的心理防禦、抵抗及保護機制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5-4 14:42 , Processed in 0.0353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