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847|回覆: 0

[轉貼] 元代軍事史研究 - 親軍與鎮戌

[複製鏈接]

國民

威望0
聖眷-32
銀兩-1012

125

主題

942

回帖

214

積分

身份
旗籍蒙族鑲紅旗
配偶
發表於 2016-10-1 15:46: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元代軍事史研究大綱   
研究動機        元代是中國史上第一個成功統治全中國的外族政權,蒙古領袖成吉思汗將一個名不經傳的小部落,逐步擴大成蒙古高原上最有實力的遊牧部落,先吞併西夏,在擊潰乃顏部的太陽汗,接著修裡汙辱蒙古商人的中亞國家花拉子模,將花拉子模消滅,該國王子逃亡。成吉思汗將部落以萬戶、千戶、百戶為單位,實施兵牧合一的政策,平時為牧羊人,遇有戰事則為戰士,抵禦外侮。蒙古人就是透過這種軍事制度和嚴格的軍紀,造就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
      一支強大的軍隊,必定有良好的制度與賞罰分明的逞處措施,因此,我們想透過研究蒙古與其入主中原的朝代元的軍事制度,來了解奠定一個強大的帝國背後,所擁有的軍隊士如何運作,以及為中國社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元代軍事史研究 - 親軍與鎮戌
怯薛
      據《成吉思汗與拿破崙》所說的,成吉思汗於他的部落與太陽汗的戰事前,立千戶、百戶、十戶,此上溯乃仿自契丹兵制。同時因營帳護衛,設八十名宿衛,七十名散班,選拔的方式是廷攬千戶、百戶首長的親戚子弟,以及一些身家清白的子弟而身體矯健者為宿衛及護衛。
        成吉思汗詔令合撒兒「選拔一千名勇士,廝殺的日子站在我的面前廝殺,平常的日子做我的散班護衛」,此為怯薛的開始。斡哥列為首任散班首長,喻令散班須值班三夜三日,佩帶弓箭為扈衛,另管司廚、門衛、管馬人,每三夜更替,是第一批隨扈。
       《元朝秘史》(The Secret Of  Mongols)中,成吉思汗把親衛軍怯薛的職掌分為宿衛(客卜帖兀勒);侍衛(土兒合兀愒);箭筒士(豁兒赤)「分作四班」分別為教不合管者,教阿勒赤歹管者,教朵歹扯兒必管者,教朵豁勒忽管者。這切合《中國軍事通史》引《史集》與《蒙韃備錄》所寫,建國以後,怯薛內部實際為三部分:宿衛千戶,又稱’’御帳前首千戶’’,由四大斡耳朵即皇后宮帳的侍從組成,先由客捏兀鄰掌管,元朝時期(太祖八年)改唐兀人察罕掌握;箭筒士千戶,又稱火魯赤「在于左右,帶弓矢執侍驍勇者為護衛」《黑韃事略》「環衛則曰火魯赤」,為折里麥之子葉孫脫所掌管;散班八千戶,即上述之草原時期散班,由七十人擴充至大蒙古國時期的八千人,並把選拔範圍擴大至萬戶那顏子弟,即貴族子弟,可帶兄弟、伴當入伍。
      總計一萬名精銳享有很高的政治待遇,例如虎圖滕牌子,在大蒙古時期被征服之地的總督、領主、地主若見牌子,則必需放行和給予所有協助,其中包括搶掠自己領地內的人民。怯薛也是成吉思汗對各級那顏(首長)的控制力,另明確定下了規則,即「四怯薛番直」,由成吉思汗親自定下的安排與訓練,其刑罰包括從大汗親施拳刑、筨刑至斬首的有罪論。

       怯薛不僅掌䕶衛職,還設有怯薛執事,掌宮帳事務司事,《元史》載其職稱和職掌扼要如下:
昔寶赤—掌鷹隼者;
扎里赤—書寫聖旨者;
必闍赤—主文史者;
博爾赤—親烹飪以奉上飮食者;
雲都赤—帶刀環衛者;
闊端赤—掌從馬者;
八剌哈赤—守門者;
答剌赤—掌酒者;
兀剌赤—典車馬者;
速古儿赤—掌衣服者;
怯里馬赤—傳譯者;
帖麥赤—牧駱駝者;
火你赤—牧羊者;
忽剌罕赤—捕盜者;
虎儿赤—奏樂者。   
      參照以上顯示,四怯薛不僅是親衛,而且職掌內涵之廣範,實際上一直操持著蒙古汗廷的中樞政務和議事中之角色,是軍事、政治權力與階層的複合體,故也可視為草原部落政治的特色。《也先不花傳》元朝時期增掌帑藏、斡脫、祭祀、醫巫、卜筮、驛傳、朝貢外事,反映出即使主政中原,怯薛的功能及重要性未曾有變。
   「九十五千戶內,選棟的人做我貼身的親護衛,久後我子孫,將這護衛的想著,如我遺念一般,好生撓舉,休教懷怨,福神般看著。」—成吉思汗   

鎮戍軍
      《蒙古帝國的西征》中引述被征服者指出,蒙古所到之處皆大軍壓境,所獲之處皆棄而不守。《經世大典序錄·屯戍》「國初征伐,駐兵不常其地,視山川險易、事機變化而位置之,前卻進退無定制」據《元史》太祖十年方開始置降民(金軍、漢人地方武裝)作為控制,又設軍鎮,首設在高麗、北京地區。   
蒙古軍隊中的各部,包括:
拔都軍(札剌儿部人)即「質子」「死士」屬於一支獨立軍隊而散於各軍《元史》「賜金符,兼征行千戶,總管八都軍」。
質子軍(唐兀人、女真人、欽察人、康里人)即「納質」「降付者」一樣分散於蒙古軍各部《夾谷公神道碑銘》「宣授先鋒使,佩金虎符,總統質子軍」。
唐兀軍(唐兀人)即「歸順」西征軍團的一部分,《元史》載其以五萬滅西夏。
哈剌魯軍(哈剌魯部人)即「歸附」先隨西征軍團,後駐軍于四川地區。
阿儿渾軍(阿儿渾人)即「降附」先隨西征軍團,後分駐于河北地區的蕁麻林和豐州等地。
阿速軍(阿速人)即「被征服」「質子」隨軍西征,後納入質子軍。
回回軍(回回人)即「經商者」納入宿衛「從征伐」。
畏兀儿軍(曲萬人)即「降附」隨西征軍團,為主力。
漢軍(漢人、乣人、契丹人、女真人)即「治下漢人」來自長江以北,有金國降軍也有中原簽軍。(太宗元年)建漢軍萬戶系統,先後建有平陽、真定、北京、順天、東北、濟南、信安、大名、歸德等二十三路漢軍萬戶,施行投降者義務「納質、助軍、輸糧、設驛、編列戶籍、設置長官」,也籍地方武裝戍守江北地區。
新附軍(南宋人、南遷各族)即「降軍」形式包括了券軍、手號軍、鹽軍、通事軍。共三十七翼,分駐太原、中原、江南,其餘分屬侍衛、萬戶府、元帥府、探馬赤軍、漢軍,以行屯田、營造勞役。雖受達魯花赤監視,然而以漢人為世侯,集政治、經濟、刑政、軍事等各種權力是漢軍萬戶之特徵。
蒙古軍(蒙古人)「國朝初用兵」為直屬汗廷的千戶,主守于北方草原地區,也最為汗廷所依賴,《世祖紀》「江南既平,兵民宜各置官屬,蒙古軍宜分屯大河南北,以餘丁編立部伍,絶其虜掠之患」其作用在於為汗廷防禦北方,也負責制衡和鎮壓諸蒙古宗王的千戶。(至元十五年)南方設置都萬戶府,自此蒙古軍與都萬戶府同成一系,駐守山西河北、河南淮北、陝西、四川地區,共有十九個萬戶。
探馬赤軍(蒙古人)「括蒙古戶漸丁,以充行伍」雖屬都萬戶府,但其歷史可上溯至草原時期的「探馬赤官人」和「探馬赤軍人」的後代,至元朝中期普遍被稱為蒙古軍,此影響到典籍記載,甚至蒙古軍都萬戶府也實際上成了探馬赤軍都萬戶府。其鎮戍地區也相當於中原的都萬戶府以及總帥府分怖,據《中國軍事通史》引《元史》估算,其軍力約有八萬,直接控制人口數有幾十萬人。
     探馬赤軍之首長和都元帥之都府元帥大多出身于怯薛,怯薛首長亦得以出任萬戶侯甚至大斷事官等要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4-26 01:59 , Processed in 0.0714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