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502|回覆: 0

[轉貼] 兵器裏的騎士情懷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6-25 14:07: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帖來自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junshi/716798.htm






馬鐙:騎士時代的開端

歷史上公認的最早的騎兵出現在3000年前的亞述王國。西元前216年,西方的偉大軍事天才漢尼拔帶著他的4萬名雇傭軍,其中騎兵1.4萬人,與羅馬的8萬名士兵在坎尼一場激戰,結果漢尼拔以6000人的代價換取了7.5萬羅馬人的生命。從此,騎兵作為歐洲戰場的主力開始慢慢崛起。

早期,歐洲沒有馬鐙。騎兵為了不從高速奔跑的馬背上掉下來,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腿牢牢地夾緊馬腹,並且抓住粗硬的韁繩維持平衡。毫無疑問,這樣的姿勢是不可能衝刺殺敵的。到亞歷山大率軍東征、橫掃中亞大地時,他的將士們的雙腿還是在馬腹的兩邊空蕩蕩地懸垂著,沒有任何支撐。

後來,馬鐙由中國傳入了歐洲。這個看似不大的歷史事件改變了歐洲的命運。美國歷史學家林恩·懷特說:“只有極少數的發明像馬鐙這樣簡單,對歷史卻產生如此催化劑的作用。”英國博士李約瑟把馬鐙對歐洲歷史的神奇作用用一句話揭示出來:“就像火藥在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階段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馬鐙的使用為騎手們在馬上找到了一個支點,使得騎兵更具備衝擊力和近身肉搏能力。歐洲人踩著中國的馬鐙進入了騎士時代。

長矛:騎士的標誌

中世紀是騎兵的黃金時代。手持長矛馳馬飛奔是這一時期騎士的標準形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拜佔庭重騎兵。興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時期的拜佔庭重騎兵的騎手們身披鎧甲,手持長矛或弓箭。每一個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人同時兼有機動的“射擊力”和“衝擊力”。西方軍史學者將這種騎兵稱為“雙重功效騎兵”。當年的卡西林納姆會戰最能體現這種騎兵優勢。此次會戰的對手是法蘭克人,這些步兵都是富於攻擊性的老練戰士。交戰時,拜佔庭騎兵埋伏在兩翼,正面為步兵集群。法蘭克人首先突破了前幾排拜佔庭步兵。雙方膠著于正面戰場,正好為拜佔庭重騎兵從兩翼包圍爭取時間。當法蘭克人發現時,他們已經被拜佔庭重騎兵包圍。這些老練的步兵立即擺出密集防禦陣形,準備抵抗拜佔庭重騎兵的衝鋒。但是拜佔庭重騎兵並沒有發起衝擊,而是用弓箭狂射。本來,如果法蘭克人疏散陣形,是可以減少被弓箭殺傷的,可他們害怕自己隊伍一旦分散,拜佔庭重騎兵就會提起長矛衝鋒。結果在這樣的猶豫中,法蘭克人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最後敗退。

中世紀早期的歐洲已經初步形成了封建騎士制度,即國王需要人員為他服役的時候,貴族都必須為國王提供一定數目的人員並配以武裝和配備。由於騎兵裝備與馬匹的費用十分昂貴,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只有貴族才具備參加戰爭的資格。查理曼大帝就是歐洲早期封建制度的建立者和受益者。憑藉著貴族騎兵的支援,查理曼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加洛林帝國,而這些貴族騎兵則被後人稱為“加洛林重裝騎士”。這些持長矛衝鋒的騎兵是西元8世紀騎兵的代表。

1071年,土耳其人逼近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同時塞爾柱人攻下了聖地耶路撒冷。1095年教皇答應了拜佔庭皇帝的請求,向西歐諸國發起號召,要求它們以上帝的名義去奪回它們的聖地。次年,十字軍開始發動長達兩個世紀的東征。馬與長矛激起的歷史煙雲持續了200年……在十字軍東征的這段時期,騎士們以教會的名義懺悔、戰鬥,為教會奪取土地,而教會以上帝的名義冊封騎士,並將教會土地收入的1/10供給騎士們的開銷,於是便形成了歐洲獨特的騎士文化。

劍:騎士的精神

在中世紀的歐洲,劍是力量的象徵、王權的代表。騎士的佩劍是騎士精神的化身,被賦予神聖的性質和獨立的生命。將劍貼緊自己的額頭單腿跪下,朝向受禮者是騎士的最高禮———騎士劍禮。查理曼的法國國王明文規定:“騎士如被俘,不得用自己的劍當贖金。”“哪怕失去人身自由,不能放棄自己的劍。”在騎士橫行的中世紀,劍是騎士的主戰兵器之一。這一期間寬劍、短劍、長劍紛紛登場。

英格蘭寬刃劍是中世紀歐洲騎兵軍隊最普遍的裝備,長900毫米左右,單手揮動。劍有兩刃,一擊不中,不用翻腕即可回擊。十字形把手多為鐵或黃銅所制。劍柄末端常有一圓球,內部注鉛,以維持用力砍劈時手腕的平衡。自羅馬帝國沒落後,這種兵器廣泛地出現在各個戰場上,從百年戰爭到蘇格蘭抗擊英格蘭的鬥爭,都能見到寬刃劍的身影。影片《阿瑟王》中,阿瑟所使用的象徵著騎士精神的正是這種劍。

羅馬式短劍,這種武器的出現與羅馬軍隊的作戰思想有關,後來被中世紀的騎士所沿用。羅馬軍團作戰時,首先是遠距離投擲標槍,近距離接敵時用一人高的盾牌防護全身,又排著摩肩接踵的密集陣形,個人沒有很大的迴旋餘地,故而使用的劍很短,主要用於刺擊而不是砍削,長度一般在300~400毫米,格鬥時儘量刺入對手的要害部位———心臟或腹部。後來的騎士使用這種劍主要用於馬下格鬥。影片《角鬥士》中極為真實地為我們還原了這種格鬥兵器。

長劍,寬刃劍的細長版,但僅有一側鋒刃。16世紀,西歐盛行長劍。騎士多用它作裝飾,或用來決鬥。籃狀手柄保護手腕不被割傷,可同時與多個對手作戰。西班牙人是用此兵器的高手,繞著圈子快速出劍挑刺,煞是美觀悅目。在《佐羅》和《三個火槍手》中,我們都曾領略到它的風采。

馬刀:騎士的牧歌

到18世紀,劍逐漸為馬刀代替。中世紀後,馬刀從東方傳入歐洲,並很快在軍隊中廣泛裝備。這種刀盛行于中亞的遊牧民族,設計得當,特別利於砍劈,其中以阿拉伯和土耳其以及波斯的最具代表。歐洲普遍使用馬刀之後,一直沿用到騎兵消亡。

19世紀正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拿破侖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復古主義者。在歐洲諸國都放棄了重甲騎兵的時候,拿破侖為了重現當日羅馬帝國的輝煌而重組了重騎兵部隊。他們個個騎著高頭大馬,身穿10公斤重的胸甲,以馬刀為武器與敵人作近身肉搏。然而沒有有效的火力掩護,胸甲騎兵幾乎不堪一擊。在滑鐵盧會戰的時候,法軍統帥內伊在未經拿破侖批准的情況下擅自指揮兩萬名胸甲騎兵在沒有任何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對英軍陣地發動衝鋒,結果損失慘重。恩格斯稱之為“人類歷史上的最令人心痛的浪費”。後來火槍技術的成熟使得步兵在遠距離殺傷上又一次走在了騎兵的前面。在高速的子彈面前,任何鎧甲都變得脆弱,於是士兵們基本上又回到了布衣防具時代。就在大家認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騎兵將要淡出歷史舞臺的時候,騎兵卻迎來了又一次的高潮。因為當時的火槍發射以後填彈時間比較長,留給了騎兵足夠的突擊時間,並且因為步兵都是布衣,高硬度的鋼制馬刀可以輕易把士兵一削兩半。於是,人們又開始迷戀騎兵這個古老的兵種。為了提高騎兵突擊的能力,人們還專門製作了槍管較短的馬槍———卡賓槍。不過,騎兵的戰鬥還是以馬刀為主。高高舉起的馬刀一個迴旋就能把人頭割下來。這種殺戮的恐懼和震撼是用語言難以描述的。蘇聯紅軍的騎兵是這個時期的精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面騎兵戰鬥的畫面可以讓我們充分了解這一點。

1920年,蘇聯騎兵和波蘭騎兵揮舞著馬刀在廣闊的原野上進行了一場歐洲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空前慘烈的騎兵會戰。霸氣十足、豪氣沖天、剽悍粗獷的哥薩克騎兵遭到了蘇聯成立之後的第一次慘敗。而在十幾年後,英勇的波蘭騎兵也遭到了一次慘敗。1939年,納粹德國閃擊波蘭。面對從未見過的鋼鐵怪物———坦克,波蘭騎兵毫不畏懼。他們擦亮手中的馬刀,想像著和以往一樣,用它痛宰敵人。當波蘭騎兵舉著雪亮的馬刀像潮水一樣向德軍的坦克集群衝來的時候,德軍都被嚇呆了,竟然忘記了開炮。直到波軍衝到近前,德軍的槍炮才開始咆哮。勇敢的騎兵無助而絕望地用馬刀砍著敵人的坦克,自己卻被一批批地屠殺。這是歐洲歷史上騎兵的悲壯的絕唱。

火槍:騎士的驕傲

16世紀,紐倫堡出現了第一枝燧發槍———轉輪槍。這對騎兵來說應該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刻,從此騎兵的作戰方法便開始發生重大變化。隨著燧發槍的誕生,騎兵終於擁有了能夠在飛馳的馬背上射擊的火器。最先大量列裝轉輪槍的騎兵是德國的雇傭軍———黑衫騎士。他們以戰爭為業。職業敏感性使他們很快認識到轉輪槍的價值。他們幾乎都配備有多把轉輪槍,少則四五把,多則七八把,儼然身背一座火藥庫。

在裝備火槍的騎兵中必須一提的是龍騎兵。這個兵種最早出現要追溯到1552~1559年的義大利戰爭。法國人佔領了皮特蒙德。為了對付隨時可能在背後出現的西班牙人,當時的法軍元帥命令他的火槍手跨上馬背,於是就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龍騎兵。至於龍騎兵這個詞的來歷,則有兩種說法:較流行的一種認為,當時該兵種使用的隊旗上畫了一頭火龍,這是從加洛林時代開始的傳統,龍騎兵由此得名;另一種認為,當時他們使用的短身管燧發槍被稱為火龍,龍騎兵來自這個典故。17世紀上半期時,龍騎兵的裝束與步行火槍手相差無幾,只是把鞋襪換成了靴子馬刺而已。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曾有一支威震天下的克倫威爾“鐵騎軍”。它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生力軍。騎兵們身著輕便的盔甲,使用單面開刃的長劍,有時用傳統的戰斧,裝備手槍,偶爾有軍官扛著一桿長長的馬槍。在單打獨鬥中,這些人也許不是正規騎士的對手,但作為一個整體卻行動得更有效率。

歐洲外還有一支至今仍名聲顯赫的隊伍是美國的王牌騎兵第1師。它是美國陸軍部隊中歷史最為悠久的部隊之一。兇猛剽悍、作戰能力很強的騎兵第1師歷史上曾參加過二戰、北韓戰爭、越南戰爭以及海灣戰爭的重大行動。雖然其裝備不再是火槍和馬刀,但“騎兵師”的名稱卻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這也算是對這個古老而偉大兵種的一種紀念吧。 (夏若天)

[ 本帖最後由 索額圖 於 2009-6-25 14:10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5-17 05:11 , Processed in 0.1711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